杂诗四首(其三)

北林有秋声,夜静独先闻。

寒暑迭相谒,万物何芸芸。

深坐百忧息,仰见孤飞云。

嗟予亦有念,谁哉致夫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秋声为引,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寒暑更替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思。首句“北林有秋声,夜静独先闻”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秋风吹过北林,带来了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接着,“寒暑迭相谒,万物何芸芸”两句,通过寒暑的交替,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万物繁盛,各得其所。

“深坐百忧息,仰见孤飞云”则转而描写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静静地坐着,百般忧虑似乎都暂时平息了,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孤独的白云飘过,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嗟予亦有念,谁哉致夫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思绪的反思,以及对于引导或影响自己的人物的期待,流露出一种寻求理解与共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生命、宇宙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首(其四)

美人不可见,夕河在云端。

金茎高露堕,玉井碧梧残。

鸡鸣成天旦,虫语伤夜寒。

同心疲梦寐,遥知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登任玉女仙台

东崦有仙台,仰见地势隔。

冬日转清丽,过午得散策。

山花亦逶迤,山鸟鸣始磔。

微行大松下,其石尽玉脉。

路经福乡井,帝子动精魄。

会意一莞尔,吾道未褊迫。

阮籍竟何物,但作眼青白。

何如张山人,有此扪虱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夏日荷亭即事

辟暑何所适,南亭俯中渚。

鸥鹭了不惊,况复凉入髓。

水华露未晞,香气纷旖旎。

美人美无度,婵娟照江水。■■玉雪姿,何能畏袢暑。

南风从天来,入我怀袖里。

高气行青云,且置吾白羽。

迩来不饮酒,煮药咽香蕊。

群贤政自佳,有作动盈纸。

但恐清兴阑,遭此催诗雨。

形式: 古风

天台谣送人还山

前年过天姥,夜起窥扶桑。碧海三万里。

日出吐九芒。飞光上琼台,琼台与天通。

积雪自混沌,却在元气旁。

龙驹啖灵刍,白石皆白羊。

神人久不死,奇气陵苍苍。

手把青筠杖,身著云锦裳。

倒影照灭没,飘飘渡银潢。

其中学仙子,面白双瞳方。

能读八琼书,再迁凋年芳。

暮入雷电室,朝窥朱雀窗。

被谪向下土,不使通绿章。

真宰遭其怒,叱咤欲发狂。

见我凤凰山,一别忆廿霜。

瞳子照人碧,十日飞电光。

自言得赐还,复侍紫极宫。

去君五百岁,共会安期生。

别后倘相忆,山头吹玉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