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夕阳时分,雁群振翅飞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雁群的动态美。
首句“高虹收宿雨”,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彩虹高挂,宿雨已收,预示着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天空。次句“宾鸟下斜阳”,则将视角转向了夕阳下的雁群,它们仿佛是傍晚的宾客,缓缓降落于地平线。
接着,“振羽云犹湿”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雁群振翅时羽翼上的水珠未干,与前句的“宿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求声兴转长”则通过雁群的叫声,表现了它们在寻找同伴时的兴奋与期待。
“风轻常近影,天迥易成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群在微风中的飞行状态,它们的身影随着风轻轻摇曳,而广阔的天空则让雁群显得更加自由自在,易于形成整齐的队形。
最后,“相唤芦中去,伊人水一方”表达了雁群相互呼唤,共同前往芦苇丛中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雁群与远方的“伊人”(可能指人类)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许是在向人类传达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雁群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