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投林数归鸟。

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江寒浪小。

雁来多、音书苦少。

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烦恼。

凭阑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情深恨渺。

无计诉与伊道。

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

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瑞鹤仙》是宋代词人徐理的作品,以暮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暮霞红映沼”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池塘的宁静画面,随后“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借柳树的凋零暗示时光流逝和内心的哀愁。词人通过“投林数归鸟”和“枯茎敲荻,糁红堆蓼”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江寒浪小”转而写江面景象,雁南飞带来的是音信稀少的遗憾,“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则寓言了词人期待的书信如同红叶般难以抵达。接下来的“烦恼”、“情深恨渺”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无法排解的愁绪和无处倾诉的无奈。

下半部分,“凭阑人去,枕水亭空”描绘了词人独自凭栏的场景,路途遥远,天色渐暗,加重了孤独感。“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强调了此刻的凄美。然而,词人却“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虚度光阴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

徐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村居

酸甜半熟山头果,红白争开屋角花。

柴户不关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梅花

咸平处士风流远,招得梅花枝上魂。

疏影暗香如昨日,不知人世几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偶题

病身郁屋等惊蛇,埃?何堪举手遮。

四海知心是明月,一生结客得梅花。

风摇酒浪红鳞小,香暖歌云翠葆斜。

休问画桥西去路,要凭消遣旧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昼眠治平寺

频年游览不暂寘,野艇往来无水程。

雨休最好是鸥浴,风静更清闻鹤声。

酒家新熟欠前账,僧榻借眠馀宿酲。

崧高泰华未挂眼,鬓影萧飒难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