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瑞鹤仙》是宋代词人徐理的作品,以暮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暮霞红映沼”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池塘的宁静画面,随后“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借柳树的凋零暗示时光流逝和内心的哀愁。词人通过“投林数归鸟”和“枯茎敲荻,糁红堆蓼”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江寒浪小”转而写江面景象,雁南飞带来的是音信稀少的遗憾,“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则寓言了词人期待的书信如同红叶般难以抵达。接下来的“烦恼”、“情深恨渺”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无法排解的愁绪和无处倾诉的无奈。
下半部分,“凭阑人去,枕水亭空”描绘了词人独自凭栏的场景,路途遥远,天色渐暗,加重了孤独感。“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强调了此刻的凄美。然而,词人却“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虚度光阴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