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夜深风渐远,高松长似水流声。

焚香暮入翻花殿,净手秋开贝叶经。

野性本怜松下月,幽情唯爱洞中春。

慇勤笑喻人间事,遥指庭花对夕阳。

形式:

翻译

夜晚的天空远处风声渐弱,高高的松树仿佛流水声悠长。
傍晚时分,焚烧香料进入翻花殿内,洗净双手翻开秋天的贝叶经。
我本性喜爱松林下的明月,幽静的心情只爱洞中的春天。
我热切地以微笑比喻人世间的琐事,远远指着庭前的花朵对着夕阳讲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向道归的意境。开篇"天外夜深风渐远,高松长似水流声",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其中风声与松声交织,宛如溪流之音,给人以清凉脱俗之感。

接着"焚香暮入翻花殿,净手秋开贝叶经",诗人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禅定状态,焚香作为一种仪式行为,象征着心灵的洁净和超脱,而“翻花殿”、“贝叶经”则是佛家用语,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修习与追求。

在"野性本怜松下月,幽情唯爱洞中春"一句中,“野性”指的是诗人的自然真挚之性,不为世俗所羁绊,而“怜”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感伤。这里的“松下月”、“洞中春”都是隐逸生活的写照,透露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慇勤笑喻人间事,遥指庭花对夕阳"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扰时的豁然开朗态度。这里的“慇勤”意味着一种不急不躁、悠然自得的心态,而“遥指庭花对夕阳”则是在用具体景物来象征性地表达诗人对世间万事的超然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禅宗文化的融入,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

庄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第留辞顾侍郎

绮陌彤彤花照尘,王门侯邸尽朱轮。

城南旧有山村路,欲向云霞觅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云安阻雨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军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

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戏题秋月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