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

长淮久无风,放意弄清快。

今朝雪浪满,始觉平野隘。

两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

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

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

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

鬼神欺吾穷,戏我聊一噫。

瓶中尚有酒,信命谁能戒。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翻译

长淮长久没有风,我随意享受着清澈的水波。
今天江面雪浪翻滚,我才觉得平原变得狭小。
两座山峰在我前方耸立,它们的吞吐间我从未见过。
孤独的小船系在桑树根上,整夜都在汹涌的波涛中摇摆。
船夫们不断呼唤,仅靠脆弱的缆绳和芦苇支撑。
我一生傲视困苦,早已习惯各种奇异的事物。
鬼神似乎看不起我的贫穷,戏弄我,让我发出一声叹息。
瓶中还有酒,我接受命运,谁能阻止我畅饮呢?

注释

淮:淮河。
放意:随意, 随心所欲。
隘:狭窄。
吞吐:形容山势起伏。
嘬:吸气, 吸取。
桑本:桑树根部。
澎湃:形容波涛汹涌。
弱缆:脆弱的缆绳。
恬:平静, 满不在乎。
聊:姑且, 简单地。
戒:戒除, 控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特有的豪放与自在。诗人以长淮无风开始,表达了一种放松心情,随意嬉戏的状态。接着,“今朝雪浪满”一句,则转换了景象,雪花纷飞,似乎阻塞了视线,使得平原显得狭窄。两山如屏障立于眼前,而吞吐之间,又蕴含着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动感的画面。孤独的小船在桑树下系泊,一夜之间,水波不息,舟中人亦随波逐流,似乎与世隔绝。

“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则透露出一种担忧,舟人相互呼应,而船上的缆绳又显得如此脆弱,无力承受风浪的考验。诗中多处使用了水景描写,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一句,表达了苏轼面对人生的态度,他曾经傲然面对世间的忧患,但现在却学会了随遇而安,对于各种奇异的事情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

“鬼神欺吾穷,戏我聊一噫”则是诗人自嘲之语,似乎在说,即便是鬼神,也不过是在贫困中戏耍自己,而他也只是随波逐流地叹息。

最后,“瓶中尚有酒,信命谁能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美好事物时不禁放纵自己的情怀。即使是饮酒,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信守自然之命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他对待世事的超然境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州李定少卿出钱城东龙潭上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濠州七绝(其一)涂山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樵苏已入黄能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濠州七绝(其二)彭祖庙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

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