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二)

平生行止只由天,敢把头颅歏老年。

云树两崖遮日月,关山千里冒风烟。

蛮郎赤脚争来迓,麋鹿窥人不近前。

莫道老夫非铁汉,寸心非铁不如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的《过夷中途次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坦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平生行止只由天”,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明自己一生的行事和归宿都听凭命运的安排,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接着,“敢把头颅歏老年”一句,诗人直面衰老,却并无哀叹之意,反而表现出一种勇敢接受现实的豁达精神。

“云树两崖遮日月,关山千里冒风烟”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岭、遮蔽日月的树木与遥远的关山、穿越风烟的行旅,构成了一幅雄浑的边疆风光图。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隐含了他对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投射。

“蛮郎赤脚争来迓,麋鹿窥人不近前”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边地民族的热情与野生动物的温顺。蛮族人民赤着双脚迎接旅人的到来,麋鹿则在远处好奇地窥视,却不轻易接近人类。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边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处的向往。

最后,“莫道老夫非铁汉,寸心非铁不如坚”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强调自己的内心如同钢铁般坚韧,即使面对岁月的侵蚀,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自我肯定和对内在力量的颂扬,是对生命韧性的赞歌,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三)

迢迢来路奈渠何,一棹风烟两鬓皤。

百转溪通夷獠境,万重山隔犬羊窝。

潭深滩急长蛟占,树古崖高怪鸟歌。

跋涉不愁人笑我,聊因跋涉得诗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四)

眼底风光可纵观,舟人容我暂盘桓。

云烟断锁千山外,天地重开一境宽。

豺虎远潜惊鼓角,夷蛮相率拜衣冠。

生平不接怀金客,明月清风载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归自夷中书所见

衰颜白发去还回,冒雨冲岚仗酒杯。

万仞高冈无见凤,满山荒棘有寒梅。

栖岩虎豹纵横出,古洞猿猴日夜哀。

嗟我风云尘外客,溪头鸥鸟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岳阳楼陪宴诸公赋此见意

危楼突兀倚巴东,山色湖光指顾中。

千古笑谈无俗客,一时英迈有诸公。

弦歌响振飞云白,杯酒倾残落日红。

我自低头看范老,一碑高揭海天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