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良乡道中》由明代诗人彭辂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良乡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昔去经衰柳,今归见早梅。”以“衰柳”与“早梅”形成鲜明对比,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新旧更替的生命循环。衰柳象征着过去的岁月,而早梅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
颔联“缁尘飞不尽,白日黯难开。”通过“缁尘”和“白日”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迷茫。缁尘难以清除,象征着心中的烦恼与忧愁;白日难开,则暗示了外界环境的阴暗与不公。
颈联“短剑馀孤愤,长歌动七哀。”诗人以“短剑”自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愤慨。短剑虽短,却蕴含着强烈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而“长歌动七哀”,则是诗人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悲痛与哀伤,七哀可能是指七种或多种哀愁,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尾联“年年蓟门道,空老洛阳才。”诗人感慨于年复一年在蓟门道上奔波,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在洛阳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这句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