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后园

群鸟飞朝日,鸣鹤响晴空。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

世事见流水,岁华指飞蓬。

酣歌用自适,贫贱何必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晴朗之日于后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群鸟飞朝日”描绘了一幅清晨群鸟飞翔于朝阳之下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鸣鹤响晴空”以鹤的清脆鸣声衬托出晴空的宁静与辽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两句,通过描述积雪融化、阴云散去的过程,象征着事物的转变与新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希望的重燃。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园丁(老圃)的认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空寂的树林中,远眺古城的景象,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世事见流水,岁华指飞蓬”以流水和飞蓬比喻世事无常、岁月匆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最后,“酣歌用自适,贫贱何必终”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新作石林亭

朝廷入忘返,山林往不还。

念无高世姿,聊处可否间。

筑基仿崔巍,鞭石轻险艰。

群玉相磊落,万峰正孱颜。

种树亦苍苍,激流复潺潺。

湡浯歘在眼,昆阆若可攀。

自我婴世网,迩来须毛斑。

丘壑成弱丧,簿书常自环。

及尔灭闻见,旷如远尘寰。

岂敢同避世,庶几善闭关。

子牟困怀魏,谢傅悲徂山。

兹焉可遗老,讵厌终岁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樊口

回舟武昌郭,暂往樊水上。

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壮。

寿藤验百岁,乔木过十丈。

绝俗殊崎岖,攀缘幸可傍。

林端见渔舍,户牖相背向。

鸡犬鸣云中,神仙岂殊状。

昔闻元次山,于焉寄荒浪。

邻里俱已非,陵谷平得丧。

茅茨固微物,芜灭不可访。

向乏数卷书,终随众人葬。

清时易直道,末俗摈高尚。

陈迹成渺茫,孤吟屡惆怅。

形式: 古风

宿州道中逢圣俞入京

翩翩河中船,一西复一东。

相逢且不留,相别何时逢。

黄鹄安稻粱,有时顾池笼。

一为沧浪去,不复思樊中。

哀君苍发白,扰扰悲途穷。

努力千万乘,寄声谢醉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谢学士赴阙还京师

公提史臣笔,记注天子侧。

日成唐虞风,噩噩在典策。

家声继纯粹,论著多切直。

周南未成书,流涕尝感激。

忽从东溟飞,上拱宸斗极。

清淮净无波,归马闲且奕。

帝宫青冥间,白日升晓色。

儒人相庆语,文道宜久职。

公归演纶诰,制度期能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