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洲寺(其一)

不知何处起钟声,云作楼台雾作城。

洲上稻肥初起垡,山中梨巨旧传名。

林疏野地惟多石,气湿炎天亦少晴。

东畔有潭闻险绝,岩前时现老龙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知道钟声从哪里传来,云雾缭绕如同楼阁城池。
水边稻田丰盈开始犁耕,山中的梨树硕大久负盛名。
树林稀疏野外多是石头,湿润的夏天也难得放晴。
东边有深潭听说非常险峻,岩石前不时现出老龙的身影。

注释

不知:不知道。
何处:什么地方。
起:开始。
钟声:寺庙或钟楼的钟声。
云作:云雾构成。
楼台:楼阁。
雾作:雾气构成。
城:城墙。
洲上:水边的陆地。
稻肥:稻谷饱满。
初起垡:刚刚开始犁地。
山中:山里。
梨巨:巨大的梨树。
旧传名:久负盛名。
林疏:树林稀疏。
野地:野外。
惟多石:主要由石头组成。
气湿:空气潮湿。
炎天:炎热的夏天。
少晴:很少晴朗。
东畔:东边。
潭:深潭。
险绝:非常险峻。
岩前:岩石前面。
时现:偶尔出现。
老龙精:老龙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以悠扬的钟声引发遐想,暗示寺庙的存在,"不知何处起钟声"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云作楼台雾作城",运用比喻手法,将缭绕的云雾比作楼台和城墙,展现出山中寺庙的朦胧美。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洲上稻肥初起垡"写出了稻田丰盈的景象,而"山中梨巨旧传名"则点出梨树的硕大和历史名声,增添了地方特色。接下来的两句"林疏野地惟多石,气湿炎天亦少晴",通过描绘林木稀疏、石头众多的山野环境,以及湿热天气中难得的晴朗,突显出寺庙所在之地的独特气候和地貌。

最后两句"东畔有潭闻险绝,岩前时现老龙精",以潭水深邃和岩前的老龙精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冒险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总的来说,戴表元的《梨洲寺(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静谧与奇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梨洲寺(其二)

一区鸡犬白云巅,乱后来看意惘然。

劫火尚馀唐殿宇,土风宁是晋山川。

沿溪客散三州路,并寺僧耕百亩田。

欲访纵由题作句,矮碑祇在近时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华堂

人生随分有清华,万竹冈头第一家。

甃堑水温初荇叶,粉墙风细欲梨花。

衣冠苍皓迎如画,缃素朱黄积满车。

从此儒林添脍炙,老夫先借小诗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喜王丞病较

途穷已难忍,那许病经时。

学到自无鬼,命强客有医。

饭为扶寿本,书是解烦资。

便作天台约,山行未觉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