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石寺并简景思

闻道飞来石,当年却畔亡。

烟杉行客路,风竹护禅房。

有酒对玉麈,无诗夸锦囊。

尘缨自羁束,真赏负山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石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充满了禅意与超脱之感。

首联“闻道飞来石,当年却畔亡”以“飞来石”开篇,象征着不期而至的奇景,暗示了灵石寺的神秘与独特。然而,“却畔亡”三字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与变迁。

颔联“烟杉行客路,风竹护禅房”将视线转向寺内的景象。烟雾缭绕的杉树间,是行人的道路;清风拂过,竹林守护着禅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清幽的自然风光,也隐喻了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

颈联“有酒对玉麈,无诗夸锦囊”进一步展现了寺内僧侣的生活情趣。他们或饮酒谈笑,或吟诗作对,但更注重内心的修为与精神的追求,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或虚名。这体现了佛教文化中重视内心世界的传统。

尾联“尘缨自羁束,真赏负山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感慨以及对真正美景的向往。这里的“尘缨”比喻世俗的束缚,而“真赏”则是指对自然美景的真正欣赏。诗人似乎在说,尽管被世俗所累,但心中仍渴望能够摆脱束缚,去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灵石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夜饮药寮次景思韵

主人知我乐郊居,药圃嘉招走尺书。

笑语池边欣促席,醉归林下却肩舆。

正闻雁过猿啼后,更是风清月白初。

见说长安消息近,却须高兴谢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景思水芝亭

远意閟千云,亭幽不受尘。

来为池上客,本是社中人。

影密龟鱼荫,花开鸥鹭驯。

买山如遂志,应许卜比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黄岩道中

两日黄岩县,纷然百虑侵。

乍听幽鸟语,复起故园心。

冒热度峻岭,惮劳休茂林。

潮来知海近,三岛可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妙缘寺听怀上人琴

断涧复危岑,红尘且满襟。

疾驱触炎热,小憩得禅林。

煮茗对清话,弄琴知好音。

秋风不借便,去辙已骎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