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石城晚眺》由清代诗人王翃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石头城(南京)傍晚时分的景色与情感。
首联“客心正摇落,独上石头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心境与行动。在秋天万物凋零之际,诗人独自登上石头城,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这里的“摇落”不仅指自然界的落叶飘零,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失落。
颔联“天远垂垂下,江寒混混平”,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天空似乎无限延伸,与大地相连,给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感觉。“垂垂下”形象地表现了天际线的低垂,而“江寒混混平”则通过江面的平静与寒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颈联“柳条南北路,桃叶古今情”,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柳条随风轻摆,仿佛在诉说着南北路的过往与变迁;桃叶则承载着古今相思之情,暗示着历史的流转与情感的永恒。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尾联“况值秋风后,清砧急暮声”,收束全诗,点明了季节与时间的更替。秋风过后,清冷的砧声在暮色中响起,既增添了环境的肃穆感,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深沉思考。这一句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综观全诗,《石城晚眺》通过对石头城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丰富人文情感的画面。诗人在描绘秋日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