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绿色刚刚迎接夏天的到来,红色的花朵已不如春天鲜艳。
不是长久相伴的老友,而是卢橘这样的家乡特产。
村落沿着山势延伸至尽头,岩石间激发了新的兴致。
寒冬时节,请你记住,要看那松树雪景中苍翠的鳞片。

注释

绿暗:形容初夏时分树木的深绿。
红残:指春天凋零的花朵。
魏花:可能指某种花,但具体未详。
卢橘:古代南方的水果,如柑橘。
井落:村落中的井。
岩崖:山崖。
岁寒:寒冬。
松雪:松树上的积雪。
苍鳞:青翠的松树皮,比喻松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生动画面。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两句,描绘了春色渐褪去而夏意初显的景象,其中“绿暗”指的是树木叶茂而遮蔽天光,而“红残”则是指春花虽未完全凋谢,但已不如前几日那般鲜艳。这样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交替的感慨。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一句,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状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魏花”通常指的是桃花,而“卢橘”则是指李子。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于故土和亲朋好友的眷恋之情。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井落”可能是指水井位于山脚下,而“岩崖发兴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

最后两句"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心境。诗人提醒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通过观赏松树在雪中的坚韧不拔来激励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也透露出他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湖寿星院此君轩

卧听谡谡碎龙鳞,俯看苍苍立玉身。

一舸鸱夷江海去,尚馀君子六千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观台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游中峰杯泉

石眼杯泉举世无,要知杯渡是凡夫。

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