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宗尧侍讲署南京院事

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

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宗尧在明朝时期被派遣至南京任职的情景。诗人丘浚以“南北于今两玉堂”开篇,巧妙地将陈宗尧即将前往的南京与他原本所在的地方相对比,暗示了两地都拥有高雅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人才聚集。接着,“俨如东壁望文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南京作为文化重镇的地位,将之与古代文人向往的文昌星相联系,寓意陈宗尧此行将得到知识与智慧的滋养。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两句,描述了陈宗尧即将开始的官场生涯。他暂时免去了日常的繁琐事务,得以专注于政务,而“视事荣看绾院章”则体现了他在新职位上的荣耀与责任,暗示了他将承担重要职务,对国家有所贡献。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通过竹林与槐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象征着陈宗尧即将面对的工作环境的和谐与宜人。

最后,“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两句,表达了对陈宗尧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祝愿。长安道代表了陈宗尧曾经的生活轨迹,而“还忆联镳傍苑墙”则寄托了诗人对陈宗尧过去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同时也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如鱼得水,事业有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宗尧即将前往南京任职的场景描绘,既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也蕴含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

山色空濛树色深,人家住傍碧溪浔。

半江月照天在水,五月风来秋满林。

遁世独输高士隐,披图因见昔贤心。

人间何处有此景,我欲因之寄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李立之赴南京太常

奉常自古号清卿,君去南京分外清。

案牍尽悬周典礼,官僚并列鲁诸生。

函香每月朝钟阜,访古常时到冶城。

却恨无由追骥尾,凤凰台上听箫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刘员外

迁客年来尽赐归,独怜君去杳无期。

春秋断狱古今少,暮夜辞金天地知。

辽鹤空闻留语在,燕乌堪叹白头迟。

百年公论今初定,欲拟招魂托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医士挽章

业精岐扁更能文,不出门庭自远闻。

常笑宋清书药券,每非徐孺谒邦君。

窗前生意馀春草,江上愁心结暮云。

他日生刍何处奠,松间碑碣竹间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