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祖年

南山得话岁寒期,道合宁论会面迟。

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问法悟观诗。

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挂云松旧偃枝。

自是一闲天所放,日高尚闭竹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答王祖年”为题,由明代诗人云峰住公创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王祖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南山得话岁寒期”,以南山象征友谊的长久和坚贞,岁寒则寓意在严冬时节仍能保持友情的温暖,暗示了诗人与王祖年之间的深厚情谊不受时间的侵蚀。接下来的“道合宁论会面迟”表达了即使相聚的时间晚些,但因志趣相投,这份友谊依然珍贵。

“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问法悟观诗”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陶渊明辞官归隐,杜甫曾向僧人请教佛法并领悟诗歌的真谛,这两句诗通过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挂云松旧偃枝”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在石鼎上烹煮新茶,衣物挂在云松下,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又充满了自然与和谐之美。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简单生活态度的推崇。

最后,“自是一闲天所放,日高尚闭竹间扉”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是上天的恩赐。即使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闭门于竹林之间,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隐逸生活、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

云峰住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石经山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

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

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

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

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

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之松江得曙字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

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

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

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

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

回首读书声,青山不知处。

形式: 古风

宿福智精舍怀南邻张羽来仪

我客怅无依,君居欣在迩。

清谈夕散归,独卧松轩里。

露香槛前桂,月色池上水。

怀尔正沉沉,不知暮钟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