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

玄圃琪林几树长,蓝田移种下三湘。

露团高掌楼台上,月抱冰壶沆瀣傍。

陈氏后庭争艳冶,谢家子弟有辉光。

瑛瑶满眼堪谁赠,结桂辛夷思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玉兰》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玉兰花在玄圃琪林中的生长情景,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玄圃琪林几树长”,以玄圃琪林为背景,点出玉兰生长的环境,暗示其珍贵与不凡。接着,“蓝田移种下三湘”一句,通过蓝田的玉兰花移植到三湘之地,进一步强调了玉兰的稀有与价值。

“露团高掌楼台上,月抱冰壶沆瀣傍”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玉兰花在晨露与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仿佛是高楼上的一团露珠,又像是被月光拥抱的冰壶,形象地展现了玉兰花的晶莹剔透与清雅脱俗。

“陈氏后庭争艳冶,谢家子弟有辉光”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将玉兰花与古代文人雅士相联系,暗示了玉兰花不仅美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最后,“瑛瑶满眼堪谁赠,结桂辛夷思渺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将这份美好赠予他人,或是表达对玉兰花未来的深深忧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玉兰》诗通过对玉兰花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文化传承、个人情感以及未来展望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绣毬

上林结绮送春回,剪綵琪园巧样裁。

月满玉轮枝外转,夜悬珠斗暗中开。

流苏帐合飞香雪,蹴鞠埸深衬绿苔。

却恐三郎沉醉后,误教官女蹋花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紫荆

红艳纷纭偏六街,独留紫褐伴空斋。

共看田舍连枝树,不羡薇垣侍从阶。

良友藉花班作坐,山妻和蕊剪为钗。

白头兄弟同荣悴,岁岁流光慰孔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朱槿

浅白深红映水涯,西风开遍野人家。

娇姿艳艳迎朝旭,坠蕊翩翩带晚霞。

自愧柔条寄篱落,宁知丽色委泥沙。

山中习静看来久,谁羡同车北舜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佛桑

粤雾闽烟洗瘴乡,不教容色损炎方。

清晖欲冠英韶粉,红艳宁侵岛屿霜。

委露因风悲弱槿,洧盘浴日倚扶桑。

南中谁道元无佛,异卉閒花丽太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