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分水岭望乡二首(其一)

岭头泉眼一涓流,南入虔州北吉州。

只隔中间些子地,水声滴作两乡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山岭之巅有一股细流潺潺流淌
它从南边的虔州流入北边的吉州

注释

岭头:山岭的顶部。
泉眼:泉水的源头。
涓流:细小的水流。
南:向南。
虔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江西赣南地区。
北:向北。
吉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江西赣中地区。
中间些子地:相隔的一小段距离。
水声:流水的声音。
滴作:滴落成为。
两乡愁:两地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开篇“岭头泉眼一涓流”,便点明了景物的主体——那清澈的泉水,它从高岭之上缓缓流出,形成一道生机勃勃的小溪。紧接着,“南入虔州北吉州”则展示了这条小溪所经过的地方,既有南方的虔州,也有北边的吉州。这不仅增加了景物的广阔感,更隐含着诗人对远方某些地方的情感牵绊。

“只隔中间些子地”,这一句则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强调了两个地方之间的相近与隔绝。这种近在咫尺却又无法即刻到达的地方关系,使得那流水显得更加珍贵和意味深长。

最后,“水声滴作两乡愁”,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泉水的潺潺之声,如同诗人内心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忧愁。每一个滴答都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乡愁,水声因此而变得哀婉动听。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对故土的情深挂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并在其中融入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更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乡土情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

茜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憩楹塘驿二首(其二)

松鸣竹啸响千崖,为底炎蒸吹不开。

自是笋舆趋北去,薰风不是不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憩楹塘驿二首(其一)

夹路黄茅与树齐,人行茅里似山鸡。

长松不与遮西日,却送清阴过隔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其二)

五老峰前松荫庭,风光清美日华明。

独游略不逢一士,时有纹枰落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