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用前韵并寄

水满池塘,莺啼杨柳,燕忙知为泥融。

桃花流水,竹外小桥通。

又是一春憔悴,摘残英、绕遍芳丛。

长安远,平芜尽处,叠叠但云峰。

西湖,行乐处,牙樯漾鹢,锦帐翻红。

想年时桃李,应已成空。

欲写相思寄与,云天阔、难觅征鸿。

空凝想,时时残梦,依约上阳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池塘水满,黄莺在杨柳枝头鸣叫,燕子忙碌着知道是因为泥土湿润。
桃花随流水飘落,小桥横跨竹林之外,连接着远方。
春天又来临,我却憔悴疲惫,采摘凋零的花朵,环绕着芬芳的花丛。
遥望长安,只见连绵的草地尽头,层层叠叠的只有山峰在云雾中显现。
西湖,往日的游乐之地,船只轻摇,红色的帷帐随风翻动。
回想当年的桃李繁华,如今恐怕已经不在。
想要写下相思之情寄给远方,但天空广阔,难以寻觅归雁。
只能空自凝望,时常在梦境中听到隐约的上阳宫钟声。

注释

莺啼:黄莺鸣叫。
燕忙:燕子忙碌。
泥融:泥土湿润。
小桥:竹林中的小桥。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征鸿:远飞的大雁。
上阳钟:古代宫殿中的钟声。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南景色,以满池塘的春水、莺歌柳鸣和燕子忙碌筑巢为背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桃花盛开,流水潺潺,小桥竹径,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词人感叹时光荏苒,春光易逝,桃花凋零,只剩残英围绕着芳丛,表达了对远方长安的思念,那里山峰重叠,云雾缭绕。

接着,词人将思绪转向西湖,回忆往昔的繁华游乐,牙樯轻摇,红帐飘动,与今日桃李成空形成对比。他试图借鸿雁传递相思之情,然而云天辽阔,难以寻觅。最后,词人只能在梦中追寻,那悠扬的上阳钟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寄托了深深的怀旧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与时光变迁之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病犬

犬以守禦用,老惫将何为。

踉跄劣于行,累然抱渴饥。

主人恩义易,勿为升斗资。

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

屠脍意得逞,烹庖在须斯。

糟糠固非意,豚矢同一时。

念昔初得宠,青缰缠閟丝。

饲养候饥饱,动止常相随。

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

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减字木兰花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

一老应无却少人。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

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荷花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

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

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

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

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

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

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

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

端如荡子妻,顾自良家子。

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

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

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

形式: 古风

调笑令(其七)莺莺

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影动。西厢待月知谁共?

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

形式: 词牌: 调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