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在龙门书院祭祀兴化刘先生时所作,表达的是对先贤的追思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俎豆”、“白石”、“狂澜”等意象,以及“道大”、“千载事”等词语,展现了对刘先生伟大人格和深远影响的敬仰。
“俎豆今来意”,开篇即点明了祭祀的庄重氛围,表达了后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诸君兴慕思”,接着描绘了众人共同缅怀的情景,强调了集体记忆的重要性。
“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刘先生逝世的哀痛,同时也赞美了他思想的深远影响,即使在他去世后,其思想依然引领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体现了他对学术和道德的贡献之大。
“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白石”象征刘先生的坚定意志,即使面对“狂澜”(巨大的困难或挑战)也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既是对刘先生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精神力量的肯定。
“苍茫千载事,流涕向崇祠”,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历史长河,表达了对刘先生及其事业的无限感慨和敬仰,即使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仍然会带着泪水,向他的崇祠表达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先生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深刻地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