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消寒

冻雪拳鸦,深松隐鹤,绮窗风紧。

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

问园梅、开将未开,小阑浅压苔枝冷。

忆六朝山色,愁娥难画,峭寒同警。云影。西楼暝。

正酒熟枫根,笛飘竹径。灯帘自倚,销得玉釭兰烬。

怕窥檐、霜月半棱,夜阶渐觉遥漏静。

且围炉、小试龙团,也胜椒花饮。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鉴赏

这首《琐窗寒·消寒》由清代词人阮恩滦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消寒的细腻画面。

词中以“冻雪拳鸦,深松隐鹤”开篇,以雪地中的乌鸦和隐匿于深松之中的白鹤,营造出一片寂静而寒冷的冬日景象。接着,“绮窗风紧”一句,点明了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室内温暖而窗外风紧,形成鲜明的反差。

“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则通过服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寒冷天气中对清雅生活的追求。接下来,“问园梅、开将未开”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外,以梅花的含苞待放,预示着春天的即将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六朝山色,愁娥难画,峭寒同警”这一句,借六朝时期的山色,以及难以描绘的愁容,以及与峭寒相似的警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当下环境的敏感。

“云影。西楼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云影笼罩下的西楼显得格外幽静。接下来,“酒熟枫根,笛飘竹径”则通过酒香和笛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冬夜中的一丝暖意。

“灯帘自倚,销得玉釭兰烬”写出了灯下独坐的情景,灯芯燃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最后,“怕窥檐、霜月半棱,夜阶渐觉遥漏静”一句,通过霜月和夜阶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消寒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3)

阮恩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清朝慢.除夕听爆竹声

蛇壑年华,凤城灯火,东风催动春声。

神弦乍歌迎送,上烛霄明。

听向南邻北舍,流光电挚总心惊。

才一瞥,蝶衣碎迸,翻讶飞霙。

岁已尽,漏正永,试问夜何许,夜转三更。

最是铜街叠鼓,依约雷鸣。

犹记椒筵散后,千门歌吹杂箫笙。

银台畔,腊花送喜,还缀琼英。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迎春乐

四时美景知多少。算惟有、春光好。

园梅争报齐开了。只几日、东风峭。

问何处、玉箫声绕。倚亭畔、暗香飘渺。

那得瑶台月夜,醉索巡檐笑。

形式: 词牌: 迎春乐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

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

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

几多鳞爪,惊起沙鸥。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扬州慢

万点疑星,四围如画,往来半是灯舟。

正繁弦急管,响彻大江流。

忆邗上、湖亭逭暑,清歌檀板,鼓吹都休。

怎人移星换,旬馀疑隔三秋。

一轮皓月,喜此时、同照山丘。

更烛影摇红,波光耀彩,几费凝眸。

生怕汝南鸡唱,知慈云、返棹难留。

这馀辉长夜,顿添无限新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