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碧山吟社和韵二首(其一)

黄公涧畔万松南,名胜流传径故谙。

幽砌泉声随处响,双峰云影自相涵。

赏心共向闲边会,空性都从静里探。

徙倚檐前白日晚,一帘花雾对书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水画卷。诗人华云以细腻的笔触,将黄公涧畔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黄公涧畔万松南,名胜流传径故谙”,开篇即点明地点,黄公涧畔,万松环绕,这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名胜古迹的赞叹。这里的“径故谙”暗示了这条路径是人们熟知且常走的,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颔联“幽砌泉声随处响,双峰云影自相涵”,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泉水在幽暗的石阶上潺潺作响,双峰间的云影相互映照,形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响”和“涵”字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赏心共向闲边会,空性都从静里探”,转而表达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放松,与自然界的美好相融合,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的“赏心”不仅指欣赏眼前的美景,更包含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尾联“徙倚檐前白日晚,一帘花雾对书龛”,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诗人独自站在檐下,面对着一帘花雾,与书为伴的场景。这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极致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

华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复碧山吟社和韵二首(其二)

坐对山僧怅昔贤,春霞映日悟真诠。

鸟啼当户疑闻法,花落闲阶不离禅。

流水绿苔嗟世事,空山碧月断诸缘。

一丘一壑冥鸿集,不负耆英胜始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祇陀寺

古石桥平苔径幽,藕花白白竹修修。

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

禅本虚空随物悟,心无仕着与天游。

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九日游惠山

六年飘泊过重九,今对龙山看夕霞。

黄菊正须浮绿蚁,白头羞见落乌纱。

重冈北望无多地,五里西行有几家。

亦欲强陪灵运屐,无钱陶令向谁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示从孙贞固

栖碧久仙游,传家独宗韡。

恂恂秉孝友,晦迹林后里。

中年屏尘务,楮笔不停指。

父书既成帙,家谱重经理。

传芳继吾志,润色益精伟。

时来较可否,议论恒亹亹。

吾衰渐搁笔,二事终付尔。

去取勿避嫌,录成须锓梓。

后贤惜未见,慎勿轻弃委。

玄真老渔樵,庞公绝城市。

遗安良匪迂,荣达何足恃。

他年传逸民,要亦知姓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