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穴流清泉,古来名有自。
至今存一息,呼吸窍万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
无形本诸天,有质著乎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
“双穴流清泉,古来名有自。”开篇便点明了诗中的主体——双穴泉,是一处历史上就闻名遐迩的地方。这两句突出了泉水的清澈和其悠久的声望。
“至今存一息,呼吸窍万类。”诗人通过“至今”二字,表达了对这自然奇观的珍惜之情。同时,“呼吸窍万类”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与大自然之间的生命力和联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这一句中,“山以泉为津”表达了泉水对于山的重要性,就如同河流是山脉的生命线。紧接着,“石以穴为鼻”则用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强调了泉眼在这片山石中的特殊地位。
“无形本诸天,有质著乎地。”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哲学性总结。“无形本诸天”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归于精神的境界,而“有质著乎地”则指代了泉水等具体实体,强调了它们与大地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泉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不详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盐米溪中艇,桑麻云外村。
岩重稀鸟道,石劲少篙痕。
赤甲此微峡,温泉兹小轩。
绝怜鸡唱罢,近午日方暾。
舟子偏惊拍岸风,不论蜀艇与南?。
片帆催落梅根渚,天际池山出九峰。
家在岷峨峰六六,文章李杜追芳躅。
有诗吟破雪飞花,无酒斟来体生粟。
观光上国肩共摩,舟下长江尾相触。
行行得意买湖天,携手风凉曾点浴。
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