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宣教直中

回雁峰前忆隐沦,平生谋道不谋身。

诗书满腹空名世,科第衰年独后人。

赖有佳儿传素业,能令潜德上贞珉。

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铭旌泪墨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回雁峰前怀念过去的隐居生活,一生追求真理而非只为个人利益。
满腹诗书只换来了空洞的名声,晚年科举落第,我独自落后于他人。
还好有优秀的儿子继承了家业,他的美德如同玉石般珍贵。
交往的朋友大半已经离世,怎能忍受看着他们的墓志铭新添哀思泪水。

注释

回雁峰:指代一个具体的山峰,可能象征着诗人过去的隐居之地。
忆:回忆。
谋道:追求真理。
谋身:为个人利益打算。
诗书满腹:饱读诗书。
空名世:虚名于世。
科第:科举考试。
独后人:落后于他人。
佳儿:优秀的儿子。
素业:传统的家业或学问。
潜德:隐藏的美德。
贞珉:坚贞的玉石,比喻美德。
交游半世:大半生的朋友。
零落:散落,死亡。
铭旌:墓志铭。
泪墨新:新添的哀思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为悼念友人陈宣教直中所作,表达了对陈氏一生致力于学问而忽视个人仕途的敬仰,以及对其晚年学术成就和品性的赞扬。首句“回雁峰前忆隐沦”以回雁峰的意象,寓言陈宣教的隐逸生活;“平生谋道不谋身”直接赞美他一生追求真理而不求世俗功名。接下来的诗句“诗书满腹空名世,科第衰年独后人”描述了陈宣教虽然科举未显,但凭借丰富的学识在世间留下了清誉。

“赖有佳儿传素业,能令潜德上贞珉”则转而称赞陈家后人能继承其优良的学业和美德,使其高尚品德得以流传。尾联“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铭旌泪墨新”表达了诗人对陈宣教朋友圈子凋零的感慨,以及面对好友离世,自己只能以泪水和追忆为其写下新的篇章。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学问与道德的推崇,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风范。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挽周守

姓氏标千佛,功名老一麾。

人皆嗟窘步,公不陋居夷。

悃愊尤安静,廉明且惠慈。

穷陬天弗佑,三月逝如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其二)

始别犹承笑语温,昭晖相望几晨昏。

伻来骇听言传异,泪哽悲怀饱不餐。

归拜文帷人已去,痛瞻灵室像徒存。

反思博我谆谆意,何日能酬知遇恩。

形式: 古风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其一)

子职勤劳众莫攀,巴丘高节世尤难。

一官未抵琴书乐,三釜何如菽水欢。

傥有轩裳存妙句,平居丰俭只儒酸。

音容渺邈今何在,云黯江南万木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挽武宣教彻二首(其二)

书来撩我重思君,情比雍雍雁叫群。

词赋一时高李杜,弟兄今日扫机云。

未还金马日边诏,去作玉楼天上文。

千里莫能亲视窆,篇诗寄挽亦徒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