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山居八首(其四)

四月淮天雨,清林荫碧池。

笋香邻瓮酒,禽响客窗棋。

田鼓春迎社,乡巫夜赛祠。

渐知飘泊久,自觉是农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淮地的雨景与山居生活,充满了田园诗意。首句“四月淮天雨”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四月时节淮地的雨景,雨落于天地之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朦胧之美。接着,“清林荫碧池”一句,将视线转向了雨后清新的树林和碧绿的池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笋香邻瓮酒,禽响客窗棋”两句,通过嗅觉(笋香)和听觉(禽鸣、客窗下对弈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笋香不仅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而邻家的酒瓮与窗外的棋局,则是山居生活中的人情味与闲适情趣。

“田鼓春迎社,乡巫夜赛祠”则将视角转向了农事活动与民俗文化。田鼓在春社时响起,象征着对丰收的祈愿与对土地的敬重;乡巫夜晚举行的祭祀仪式,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的信仰与敬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渐知飘泊久,自觉是农师”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体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长久停留,以及与农事的紧密联系,自认为是农事的老师。这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也是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农事活动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农耕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石田山居八首(其五)

无麦夫何极,吾忧陇亩空。

岂能驱盗贼,得忍鬻儿童。

荼蓼充肠熟,樵苏救口穷。

无端县小吏,召役到疲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石田山居八首(其六)

作客何多意,淮南即是家。

自牵萝屋小,不正葛巾斜。

书懒眠尤熟,诗来酒更赊。

春天云妩媚,相对坐鸥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石田山居八首(其七)

竟日无宾主,山房一秃翁。

竹光浮昼碧,花蕊飏春红。

田父分鸡桀,邻僧乞鹤笼。

时行亲杖屦,未觉坐书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石田山居八首(其八)

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

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朋旧如相觅,休嗔礼法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