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云栈纪行》由清代诗人顾慈所作,描绘了蜀道艰险的行旅经历,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开篇“青莲昔歌蜀道难,读之已觉心神寒”,借用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名篇,表达了对蜀道险峻的先入印象,引出了对即将亲历蜀道艰难旅程的预感。接着“今来云栈试登陟,拊膺那不增长叹”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亲自踏上蜀道,面对险峻地势时内心的震撼与感叹。
“我行正值仲夏节,白日不见云盘盘”描述了夏日炎炎,阳光被层层云雾遮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猿猱一声叫何处,一车两马超云端”则通过猿猴的叫声和车辆的快速移动,生动展现了蜀道上动物与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与速度。
“陡然马逸不可止,过涧陟岭疾于矢”描绘了马匹在急流和陡峭山岭间飞驰的场景,表现了蜀道行旅的惊险与速度。“殆哉岌岌车中人,呼吸之间判生死”强调了旅途中人的生命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体现了蜀道旅行的高风险性。
“忽惊车如桶底脱,此身已在路边立”形象地描绘了车辆突然失控的情景,以及旅人从危险中逃生的瞬间。“出险移时魂尚惊,家人问询争来集”则反映了旅人身陷险境后,家人焦急等待、关心询问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人言此是煎茶坪,寒潭万丈山棱峥”描述了旅途中的一个地点,以“煎茶坪”和“寒潭万丈”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蜀道的险峻与壮丽。“倘令一坠那得起,过客往往伤厥生”表达了对意外坠落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强调了蜀道旅行的危险性。
最后,“吁嗟乎,蜀道之难有如此,畏途巉岩从此始”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感受,既是对蜀道艰险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旅途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蜀道的险境之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自然之力的伟大与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