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紫塞长城路极天,祁连山势接居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雄伟,紫塞长城仿佛直插云霄,与祁连山脉相连,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颔联“平沙渐阔明驼没,短草初黄怒准偏”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漠的广阔与荒凉,驼队在广阔的沙原上逐渐消失,而新长出的短草在秋风中摇曳,显示出季节的更替。
颈联“亭障夕阳空大漠,羽书秋汛达甘泉”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静谧,夕阳下的亭障显得孤独而空旷,只有偶尔传来的羽书(传递军情的信件)打破了这份宁静,将战事的消息带往遥远的甘泉。尾联“安西近日无征战,风定辕门鼓角传”则以平静的语气收束全诗,暗示尽管边疆曾有过激烈的战争,但如今已趋于和平,只有偶尔的鼓角声在风停后的辕门外回响,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现在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历史的变迁,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战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边塞独特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