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粉香融脸胭脂润。

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酒阑画烛交红影。

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作品,名为《踏莎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表现。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冷而脱俗的意境。月亮不再明媚,而是带着淡淡的光辉;梅花也不再盛开,而是一种疏落的雅致。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独特感受,也反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粉香融脸胭脂润。” 这里,诗人用了“粉香”和“胭脂润”来形容女子的妆容,不仅描绘出了她的美貌,更透露出一股温柔之意。这种细腻的笔触,是宋代词风中颇为常见的一种手法,强调的是感官体验。

“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袖痕”指的是女子衣袖上留下的香气或是脂粉的痕迹,而“玉虬烟”则是一种高贵的香料。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六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这里的“裁宫锦”是对当时工艺水平的一种赞美。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 这里,“眉黛”和“眼波”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表情的诗词,通过她的眉目之间流露出的情感,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心事。这种描写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被广泛运用,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酒阑画烛交红影。” “酒阑”通常是指夜深人静之时,而“画烛”则是在暗淡的光线下,蜡烛投射在屏风上的阴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宴饮歌舞后的安静夜晚,那种红色的烛光与酒阑交织在一起,不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寂寞。

“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期待或约定的不确定感和对人的性格的探究。这里,“瞋”字用来形容一种生气的感觉,而“索强”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要求。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以及人类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古典美人的生活画卷,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醉蓬莱.秀城元夕

正官桥柳润,候馆梅开,暮云凄冽。

泽国春归,是烧灯时节。

吹绽红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

霜瓦楼台,参差似与,蓬壶相接。

千骑遨游,万家嬉笑,帘卷东风,弄妆成列。

慢舞尊前,看轻盈回雪。

来岁今宵,舜韶声里,对六鳌双阙。

凤检飞来,玉骢去踏,青门华月。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鹧鸪天

岩下清阴引兴长。坐中初识令君香。

揽将风月归诗薮,乞得溪山作醉乡。

怜我老,与传觞。吴霜点鬓又何妨。

只应银烛交红夜,羞对双歌发彩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花发状元红慢

三春向暮,万卉成阴、有嘉艳方坼。娇姿嫩质。

冠群品,共赏倾城倾国。

上苑晴昼暄,千素万红尤奇特。

绮筵开,会咏歌才子,压倒元白。

别有芳幽苞小,步障华丝,绮轩油壁。

与紫鸳鸯、素蛱蝶。自清旦、往往连夕。

巧莺喧翠管,娇燕语雕梁留客。

武陵人,念梦役意浓,堪遣情溺。

形式: 词牌: 花发状元红慢

梅花曲.以介父三诗度曲(其一)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

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

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

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

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

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

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