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三)退休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

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刘学箕在宋代创作的,名为《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三)退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悟。

首句“江山到眼一披豁”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的江山美景时内心的通透与豁达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开阔。

紧接着,“世念搅思三宜休”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和杂念的放下,以及对生活中“三宜休”的追求,即生活中的适度、适时和适意。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尘嚣的向往。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和辛勤付出,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个人年华渐老的无奈。这里“徒谬悠”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文章成就与日益衰老之间矛盾的心态。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和佛理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追求。“更希”表明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这里的“浮丘”可理解为精神上的飞扬跃动,超脱尘世。

最后,“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忧”则是诗人对于晚年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在这两句中,“味嚼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惜与留恋,而“灰木万念空烦忧”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无尽的思绪,尽管内心已有所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文学创作、禅学修行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和抒情,勾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二)乞米

掀髯停杯一问之,细读白柄长镵诗。

我生托子以为命,世路艰危徒尔为。

北阙不才书莫上,西山有味去何辞。

流风馀韵只在眼,须信古今同一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溪园纪实韵

随地安身乐有涯,万钟于我我何加。

左蛮右触真成幻,浮利虚名总是花。

草茁玉英新药笼,火添金鼎旧丹芽。

异时相见无惊讶,漆点双瞳脸莹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舟行三章(其三)

容与兮扁舟,长吟兮閒情。

白石兮离离,秋云兮霙霙。

我思兮先庐,水潭兮山屏。

帐空兮鹤怨,人去兮猿惊。

早赋兮归来,涉园兮欣欣。

形式: 古风

舟行三章(其二)

扁舟兮容与,浮云兮舒卷。

波澄兮练横,山秀兮屏展。

散发兮平冈,濯缨兮清浅。

皇皇兮何之,路长兮悠缅。

早赋兮归来,迷途兮未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