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二)有怀苏州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茫茫的明月,这时亦应照在苏州老屋一带的南桥路上。梦中身游苏州熟悉的南桥,无限激动,一觉醒来,却在他乡,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
感叹自己不能一生一世住在苏州,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遥望秋空,大雁带着萧瑟的秋意飞去,远处的青山已沉没在暮霭之中。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江淹诗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
又名《点樱桃》、《南浦月》。
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南桥:苏州城内古桥,词人旧居附近。
吴城:即苏州。
心期:谓两相期许。
将:携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点绛唇·其二·有怀苏州》。诗中充满了对故乡苏州的深情和不舍。开篇"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描绘了一幅明亮的月色下,南桥路在夜幕下的宁静美景,仿佛梦境中的游走。

"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远离家乡时所怀念的场景。这里的“一枕啼秋雨”则是形容夜晚思绪,甚至能听见那细微的秋雨声响。

接下来的"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定居在美丽的苏州。"雁将秋去"则是比喻时光易逝,季节更迭。

最后一句"天远青山暮"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山野景色,夕阳下的远山显得格外苍茫,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整首词通过对故乡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三)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珍珠帘/真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

蜜沈烬暖萸烟袅。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

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

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寒峭。

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

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

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书杳。

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祝英台近(其四)上元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

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

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

玉练冰轮,无尘浣流水。

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