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客舍留别祁四

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

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

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无事走到了边疆之外,直到现在还没回家。
三年没有家乡的音讯,六月天还穿着冬衣。
客店旁洮水喧嚣奔流,孤城里只见胡雁飞翔。
心中明白自与你分别后,开口欢笑的时刻应是很少了。

注释

无事:没有特别的事情。
边外:边疆之外。
仍不归:还没有回去。
三年:指长时间。
绝乡信:断绝了家乡的书信往来。
六月未春衣:即便是六月也没有换上春天的衣物,暗示生活条件艰苦或时节错位。
客舍:旅店,旅客住宿的地方。
洮水:河流名,这里泛指边地的河流。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水流声大。
孤城:偏远的城池。
胡雁飞:北方的大雁在飞,胡雁也指异域之雁,增添边地特色。
心知:心里明白。
别君:与你分别。
开口笑应稀:开口笑的时候应该很少了,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生活的不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之外的孤独与哀愁。"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离别之痛,长时间没有家书,更在炎热的六月依然穿着春衣,显示出内心的寒冷与外界的不协调。

接着,"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用鲜明的意象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客舍"指的是旅人的住所,而"洮水聒"则是对环境声音的刻画,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感;"孤城"和"胡雁飞"共同营造了一种边塞荒凉、战乱频仍的氛围。

最后,"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透露出诗人在分别之后的心境。尽管内心难过,但为了掩饰这种痛苦,不得不强颜欢笑,这种笑容显得十分牵强和寡淡。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悲凉,以及人在异乡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南楼送卫凭

近县多过客,似君诚亦稀。

南楼取凉好,便送故人归。

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

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一)

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

门瞻驷马贵,时仰八龙名。

罢市秦人送,还乡绛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着付玄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二)

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

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三)

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

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