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
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注释

插棘编篱:即用荆棘编成篱笆。
指开始种竹时的情况。
棘,有刺的草木。
寒碧:苍翠。
寒,清冷,竹叶给人有清凉之感,故称寒碧。
涟漪:细小的水波。
掠地:卷地;从地上刮来。
秋:清凉。
赤日:夏天的太阳。
午:中午。
箨:竹类躯干上生出的叶,俗称“笋壳。
”竹竿生长过程中逐步脱落,称为“解箨”。
簌簌:象声词,此形容笋壳脱落时的声音。
放梢:竹梢生长伸展。
梢,枝头末端。
离离:茂盛的样子。
此指枝繁叶茂。
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东湖新竹》,描绘了新竹生长的场景和诗人对竹林的喜爱之情。首句“插棘编篱谨护持”,形象地写出竹子在精心呵护下成长,坚韧的生命力令人赞叹。次句“养成寒碧映沦漪”则描绘了竹林的翠绿与湖水相映,显得清新宁静。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两句,通过写竹林感受到季节变换和时间流逝,表现了竹子的自然习性和诗人对时光的敏感。接下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细致入微地描摹了竹笋破土而出和竹竿舒展的过程,声音和景象都生动可感。

最后两句“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表达了诗人退休后希望能常常来此竹林小憩,享受竹林带来的清凉和宁静,显示出他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和喜爱。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东窗

腊近寒何薄,秋衣著尚宜。

年光祈雪见,节物卖灯知。

川日初沉后,楼钟欲动时。

东窗对儿子,聊与细论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窗小酌二首(其二)

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

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

徒行有客惊顽健,烂醉无人笑老狂。

却掩庵门径投枕,鼾声雷起撼藜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窗小酌二首(其一)

乌帽翩仙白苧凉,东窗随事具杯觞。

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

藤叶成阴山鸟下,桧花满地蜜蜂忙。

何人画得农家乐,咿轧缫车隔短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窗独坐书怀

秋豪外物不关心,竹坞梅村惜未深。

蓬户夜凉灯煜爚,盆山雨润木萧森。

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但恨图书阙调护,不胜鼠啮与虫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