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孝陵的庄严与荒凉之感。首联“百尺红墙古柏围,参天黛色藓花肥”以雄伟的红墙和苍翠的古柏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宝城永閟龙长卧,华表空留鹤未归”两句,通过“龙长卧”和“鹤未归”的意象,暗示了陵墓的长久封闭与历史的沉寂,增添了几分哀婉之情。
“行脚老僧迎客懒”一句,通过“老僧”的形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老僧的“迎客懒”也暗含着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伤心废监守门稀”则直接点明了陵墓的荒废,门庭冷落,无人守护,更添几分凄凉。
最后,“十三陵望昌平远,直北云烟接翠微”两句,将视线拉远,不仅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历史的深远与广阔,让人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渺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孝陵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敬仰与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荒凉的叹息,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