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描绘了夏日降雨对旱田的重要性的生动画面。首句“霖雨方能救旱田”直接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期盼,暗示了旱情的严重。接下来,“廉纤不称立秋前”则点出雨量虽小但尚在立秋之前,暗示雨势尚不足以解除旱情。
“南风飒飒披苍竹”通过描绘南风吹过翠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带忧虑的氛围。接着,“四海浮浮起白烟”运用比喻,形容雨后水汽蒸腾,如同大海波浪般起伏,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的景象。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两句,诗人借云汉(银河)的意象,表达对雨水不足的无奈,同时也对传统的祈雨神灵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它们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以个人感慨作结,诗人手持一瓶清水,感叹这微薄的雨水无法满足他人长久的期待,流露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和对他人的歉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