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

夜深来此倚阑干,千里楼台俯首看。

月到中天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

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

长啸一声云外落,几家儿女梦初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深夜时分我来到这里倚着栏杆,眺望远方千里之外的楼阁。
明亮的月光照在半空,花影婆娑,地面的露水使草地显得清凉。
空气清新让我感到山川仿佛更加接近,心志悠远方知宇宙之广大。
我放声长啸,声音飘向云霄之外,惊扰了几家人的美梦刚刚醒来。

注释

夜深:深夜。
来此:来到这里。
倚阑干:倚着栏杆。
千里:远方千里。
楼台:楼阁。
月到:月亮升至。
花影:花的影子。
正:恰好。
露零:露水降落。
草光寒:草地显得清凉。
气清:空气清新。
更觉:更加感觉。
山川近:山川仿佛更近。
意远:心志悠远。
宇宙宽:宇宙广大。
长啸:放声长啸。
云外落:飘向云霄之外。
梦初残:美梦刚刚醒来。

鉴赏

这首元代许谦的《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描绘了夜晚登高望远的景象。诗人深夜来到栏杆边,俯瞰千里之外的楼台,月已至中天,花影清晰可见,露水打湿地面,使得草色显得更加凄冷。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山川仿佛更加亲近,宇宙的广阔也在此刻深深触动诗人的思绪。最后,诗人发出一声长啸,声音穿透云霄,惊扰了远处人家孩子的美梦,增添了静夜的深远意境。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静谧心境。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冯公岭

层峦叠嶂危相倚,乱若飘风涌秋水。

寒松荒草閒苍黄,照眼峥嵘三十里。

初如井底观天门,一峰巍然中独尊。

萦回百折至绝顶,俯视众岭来儿孙。

人言此山插霄汉,马不容鞭仆夫叹。

攀援何异蜀道难,气竭神疲背流汗。

熟视徐行路觉平,心宽意适步更轻。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

我来正值穷冬月,倚秋岩前嚼松雪。

午店烟生野饭香,阳坡日近梅花发。

寄语悠悠行路人,乾坤设险君勿嗔。

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形式: 古风

暮过东津馆

薄暮下东津,滩急舟剧箭。

渔灯互明灭,陇月时隐见。

清飔从东来,凉气袭我面。

目送两山青,天长净如练。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祝英台近.次韵潘明之秋思

上帘钩,开砚匣,诗兴在风柳。

磊块胸怀,临镜谩搔首。

看他冉冉来鸿,匆匆归燕,时不再、且须倾酒。

钓鳌手。无奈万里烟波,空舟竟何有。

未卜行藏,心事几凭牖。

最宜野月穿窗,山云拥户,个中乐、有人知否。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蝶恋花.正月十一日

杨柳池塘春信早。帘卷东风,犹带余寒峭。

暖透博山红雾绕。洞箫扶起歌声杳。

初试花冠金凰小。鬓乱钗横,长怯旁人笑。

银烛未残尊未倒。鸡声漏永频催晓。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