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叔讲通书

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

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

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蒋君学问高深却无人能助,蔡氏又来杏坛讲授经义。
红帐中的老先生移动座位聆听,学子们则靠墙站立观看。
他轻易传授如晴空皓月般的知识,但解析先天太极的奥秘却艰难。
他稳坐在虎皮椅上挥舞麈尾,哪里知道春雨中客居之人衣衫单薄

注释

蒋君:指蒋某人,有学问的人。
易学:古代哲学之一,简易、变易之学。
无助:无人能帮助。
蔡子:指蔡某人,可能是教师或学者。
杏坛:教育场所,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
绛帐:古时学府中教师讲学之处,以红色帷帐装饰。
移席:移动座位。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代指学生。
堵墙观:形容学生众多,只能在旁边观看。
举扬:传授。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光风:和煦的风,比喻良好的教化。
先天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状态。
难:困难。
虎皮:古代官吏的坐具,象征威严。
麈尾:古人用于驱赶蚊蝇的工具,也常用于书卷气的象征。
春雨:春天的雨水,暗示季节和环境。
客毡寒:寓言客居者生活条件艰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学者们讨论经典的盛况,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当时学术交流的热闹与严谨。开篇“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可见蒋某人研究《易经》而不得其法,蔡某人则再次主持讲解《尚书》的场合。

接下来,“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绘出了听众的专注与高贵身份,以及他们或坐或立的不同姿态。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出当时学者之间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则是对《易经》中哲理深奥的描写,表达了研究《易经》的艰深与挑战。这里的“霁月”象征着智慧的光芒,而“先天太极”则指的是《周易》中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尾联“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通过对比,揭示了内在知识与外在环境的差异。诗人坐在华丽的虎皮上挥舞着笔墨,表达的是文采飞扬和学问渊博;而“岂知”一词,则引出了一种反问,暗示着诗人对那些未能领会春天雨水寒意的旅途之人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学者们研讨经典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知识深度和难度的提醒,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尊崇与追求。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蔡忠惠家观墨迹

维蔡郡之望,过者必式闾。

严严端明厅,遗像犹肃如。

颇闻手泽富,傥许窥珍储。

主人命发笥,棐几同卷舒。

比颜倍秀丽,视柳加敷腴。

亳杭两记在,妙与蜡本殊。

洛桥字尤佳,其大径尺馀。

班班名臣帖,煌煌昭陵书。

坐令承学士,若睹庆历初。

向来故家物,聚散何忽诸。

祭器抱它适,玉轴弃路隅。

端明梦奠时,应门惟一孤。

厥裔日以蕃,庙院蜂房居。

寸纸惜如命,不博明月珠。

乃知儒泽远,浮荣无根株。

勖哉守视者,巾袭防蠹鱼。

形式: 古风

蔷薇花

浥露含风匝树开,呼童净扫架边苔。

湘红染就高张起,蜀锦机成乍剪来。

公子但贪桃夹道,贵人自爱药翻阶。

宁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嘲柳花

吹去飞来似有情,禁烟时节遍春城。

比毡铺径何其窭,拟雪因风得许清。

阅武活残儿命薄,章台走倦尹才轻。

满池无处看金鲫,闲倚朱阑听唼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樗庵次前韵一首

退处侬甘身寂寞,进为渠值世休嘉。

劬书不似八十老,输税常为第一家。

沙盘卦街敲鼓卖,村醅退店揭旗誇。

千林岁暮俱黄落,梅向其间独放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