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其二)

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

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

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

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风雨连绵、环境恶劣的困境中,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愁苦与愤懑。首联“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以风雨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困顿而产生的深重忧郁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颔联“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晋名士郤鉴和陶渊明,暗示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高洁志趣,渴望像他们一样获得理解和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他因为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而遭到周围人的不解甚至非议,甚至在道德上被误解。这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受,加深了诗人的痛苦。

尾联“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在江边饮泣,夜不能眠,似乎只有星辰能见证他的痛苦。这里的“黄星”可能象征着希望或某种预兆,但“向南佔”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方向的迷茫与不确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徐松涛御史(其一)

清秋天外一鸿嘶,万事伤心日落西。

坎路情痴潘岳子,出关肠断伯鸾妻。

麻鞋野阔迷风雨,牛尾江喧乱鼓鼙。

但得追随拚负杖,白云深处好提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徐松涛御史(其二)

江村水竹绕茅亭,昨夜还家梦未醒。

楚客到秋容易泣,夷歌杂雨不堪听!

登楼有恨迷王粲,渡海相依仗管宁。

共说避秦闽峤好,夕阳西下武夷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夜渡

辛苦南奔客,宵征寄野航。

作霜片雨住,过水一星长。

人语近溪灭,渔灯出浦藏。

前山闻有火,相戒勿鸣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其一)

万里双芒屩,千峰五尺藤。

水村朝听雨,山店夜留灯。

客病途中健,乡愁久后增。

平生不尽意,辛苦望南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