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宵忧岁不成寐,一雨为霖敢自虞。
应是行台借馀润,故教均泽及樵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的忧虑心情。"中宵忧岁不成寐"表达了诗人因时光易逝、年华难以留住而产生的深深忧虑,难以入睡。"一雨为霖敢自虞"则是说即使是一点细微的雨水,也能给大地带来滋润,暗示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滋养之恩的感激与期望。
接着,"应是行台借馀润"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大自然一样,将自己的余泽传递给后世。最后,"故教均泽及樵苏"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愿景,即将这种均匀的滋养和恩泽普惠于所有的人,包括辛勤劳作的樵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个人生命价值实现以及对后世有所贡献的深切愿望。诗句中融合了对宇宙万物生长周期的洞察,以及对个体生命在其中扮演角色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时空的哲理与情感。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石壁巉岩路已荒,人言相国旧书堂。
临机自古多遗恨,妙策当年取范阳。
朝来一舸渡湘水,山色横秋真可怜。
忽忆去年联骑客,沙边搔首意茫然。
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知君日来修竹底,却课市楼朱墨程。
应是禅门嫌拣择,不论清浊要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