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燕吟别汤元帅馆

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

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

喃喃细语依檐额,自说生来半为客。

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

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

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

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

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

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天的燕子告别华丽的厅堂,厅堂深处秋意渐浓。
它在雕梁上盘旋三四圈,临别之际显得更加犹豫彷徨。
低声细语贴着屋檐,自言自语地说,它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过客。
它习惯于穿梭在朱红的大门和广阔的田野,结识了许多朋友。
十年人事变迁,令人感慨万分,往日的王谢楼台已非昔日景象。
亲人凋零,羽毛疲惫,它羞于再靠近那些小家的屋檐。
眼中尽是鸱鸮这样的恶鸟,难以找到同类,好风却吹它落入了深宅大院。
虽然我资质平庸,却深感您的眷顾,为了您,我勉强振翅起舞。
南塘边还有我旧时筑巢的记忆,今日离别,请不要怀疑我的忠诚。
希望您保重身体,多吃些饭,待到明年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见。

注释

秋燕:秋天的燕子。
华堂:华丽的厅堂。
雕梁:装饰有雕刻的屋梁。
彷徨:犹豫不决。
檐额:屋檐的边缘。
绣户朱门:精致的门户和朱红色的大门。
青郊紫陌:广阔的田野和道路。
王谢楼台:贵族的府邸。
凋零:死亡或减少。
小家:普通人家。

鉴赏

这首诗是胡天游在元代创作的,名为《秋燕吟别汤元帅馆》。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作。

开篇两句“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通过秋燕在华丽殿堂中飞舞的景象,描绘出一个深邃而清冷的场景,隐含着离别的氛围。接着,“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通过对精美梁柱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不忍离去的情感。

第三句“喃喃细语依檐额”,燕子在檐下低语,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紧接着,“自说生来半为客”则是诗人自己的叹息,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

中间部分“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通过对常到之地和熟悉道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旧友旧地的情谊。紧接着,“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则是对十年间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哀叹。

接下来的几句“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则是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于外界的不屑与之相伍。

以下,“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自谦和对某人的感激之情,并通过“为君强作差池舞”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最后两句“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则是诗人对故地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离别赠言和美好的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燕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怀念,对于朋友的深情,以及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与祝福。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

胡天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乘龙,以字行。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 号:松竹主人
  • 籍贯:元岳州平江

相关古诗词

鹘兔吟

村原西风动蒹葭,深秋野火如红霞。

雪毛老兔誇三穴,出没草根何趫捷。

银头饥鹘方贪饕,刮趐下搏翻危梢。

兔兮惊奔战双股,鹘兮疾力环三五。

须臾兔倦鹘亦疲,二物俱丧还可嗤。

擅功惟有道傍父,鹬蚌两亡俱付汝。

形式: 古风

无鱼盐叹

羹无盐,餐无鱼,吁嗟先生胡不归。

无鱼何以充口腹,无盐何以滋肌肤。

太学韩公叹寂寞,朝齑暮盐犹有馀。

冯驩弹铗歌未已,素鳞坐见来行厨。

奈何淡泊两无有,坐啮蠹简形容枯。

先生抚掌付一笑,书中有味甘如腴。

人生饥饱皆梦幻,风俗况与承平殊。

忆昔闾阎正殷富,斫鲜煮海誇荆吴。

巨商满载出都会,万船衔尾如鹥凫。

和羹饲犬土同价,物理盛极逢乘除。

风尘澒洞商贾绝,千钱所得才锱铢。

由来事势本无据,变化反复如摴蒱。

先生谋道不谋食,疏饭饮水真良图。

形式: 古风

无牛叹

荒畴万顷连坡陁,躬耕无牛将奈何。

老翁倭倭挟良耜,妇子并肩如橐驼。

肩赪骨怠汗淹肘,竟日劳劳不终亩。

夜归草屋酸吟嘶,祇有饥肠作牛吼。

却忆向来全盛年,万牛蔽野无閒田。

干戈澒洞一扫尽,觳?就死谁能怜。

桃林荒塘春草绿,眼底纷纷何有犊。

老翁无力待升平,卧看牵牛向天哭。

形式: 古风

无笔叹

宣城鼠须不可索,越南鸡毛不可得。

山中老颖飞上天,九馆痴髯化为石。

晴窗无复秃千枝,晓梦有时来五色。

一庭老叶扫西风,袖手空阶看蜗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