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阁近花红影合,绕床还种青梧。
西施娇小似无夫。黄金梯滑,不见有人扶。
茭叶菱根遮浦暗,含情但采菖蒲。
金阊门外夜啼乌。女坟前去,寒烛照东湖。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静的画面。"高阁近花红影合"写出了高高的楼阁紧邻花丛,花影交错,显得格外艳丽。"绕床还种青梧"则暗示了环境的雅致和主人的品味,青梧树增添了宁静的气息。
"西施娇小似无夫"借用西施的典故,以她的娇小形象比喻女子的柔美,仿佛她身边并无伴侣,流露出一丝孤独与矜持。"黄金梯滑,不见有人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暗示女子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夜晚,连下梯都无人相伴。
接下来的"茭叶菱根遮浦暗,含情但采菖蒲"描绘了水边的景象,女子在昏暗中采摘菖蒲,这可能是她的消遣或寄托情感的方式。"金阊门外夜啼乌"则引入了夜晚的哀怨氛围,乌鸦的啼叫增添了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女坟前去,寒烛照东湖"揭示了女子可能身处墓地附近,寒夜中只有微弱的烛光照亮东湖,给人以悲凉和寂寥之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晚渡潮生野火静,丛祠深对江波。
垂鬟接黛一青娥。宝冠珠络,花帔贴银鹅。
估客往来争祷赛,隔船吹凤鸣鼍。
山低如带水如罗。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
睡架荼蘼红刺软,雾中桄蔽轻纨。
几番觅钏坐花间。香山未暖,石炭捣烟寒。
薄絮装衣萦背胛,空悬辟冻金环。
武溪雪净尚征蛮。杜鹃声杳,莫是未教还。
红藕香销暑殿凉。玉梭横枕堕钗长。
东楼赋得新来怨,中夜看沉龟甲黄。
黄甲龟沉看夜中。怨来新得赋楼东。
长钗堕枕横梭玉,凉殿暑销香藕红。
君在教头歌昔昔,妓看垂手落掺掺。
裙裥半将遮屐点,柘竿长是拄腰纤。
纤腰拄是长竿柘,点屐遮将半涧裙。
掺掺落手垂看妓,昔昔歌头教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