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八)

气入中秋劲,更传午夜长。

青灯蛾舞急,白月雁啼凉。

羁旅生来惯,淹留久却忘。

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意在中秋时分更加浓厚,夜晚也显得格外漫长。
青灯下飞舞的蛾子动作急促,明亮的月光中传来大雁凄凉的啼鸣。
长久的漂泊生活使我早已习惯,即使停留久了也会忘记家乡。
我以诗作答邓子,期待着毕昴星升起在东方。

注释

气:秋天的气息。
劲:强烈。
午夜:深夜。
青灯:油灯。
蛾舞:飞蛾围绕灯舞动。
白月:明亮的月亮。
雁啼:大雁的叫声。
羁旅:漂泊在外。
淹留:长期停留。
邓子:朋友邓某。
毕昴:古代星宿名,象征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八)》。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象,展现了独特的意境。"气入中秋劲",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清冷气息,暗含力量与坚韧;"更传午夜长",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营造出深沉而寂静的氛围。

"青灯蛾舞急",以青灯下飞舞的蛾子为细节,寓言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白月雁啼凉",则通过白月和雁鸣,渲染出秋夜的凄凉与孤寂。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生涯,"羁旅生来惯",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习以为常;然而"淹留久却忘",又暗示了时间的磨砺使他逐渐淡忘了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诗人以吟诗回应朋友邓子,寓意在深夜的交流中寻找慰藉,同时借毕昴(古代星宿名,象征希望)升起的意象,寄寓对新的一天和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描绘了中秋景色,也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词的韵味。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七)

风云日夕改,秋气袭堂闱。

映叶无蜩响,依丛有蝶归。

官壶催赐酎,邻杵急成衣。

留滞真何补,莼鲈兴又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六)

忆卧蓬莱阁,同听午唱鸡。

星辰望天北,簪组隔城西。

几日宣鱼钥,长驱响月题。

更凭催邓子,要剸玉如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五)

辍直雠书馆,联裾校艺场。

腾骧来万匹,挺拔出千章。

直钓何妨得,餐风未必香。

搜才赖公等,要助俗成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四)

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

暑服犹便葛,秋槃已饤梨。

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

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