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菊隐斋,为金子才赋》,通过对自家园中种植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归隐生活的志趣和对古代名士的追慕。首句“莳菊家园作隐沦”直接点题,说明诗人以种菊为乐,追求隐逸的生活方式。次句“要于晚节伴闲身”则强调了诗人晚年选择清闲的生活,与菊花为伴。
接下来,“从来东晋多名士”借东晋时期众多文人雅士的典故,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暗示自己也有隐居之志。“岂独南阳有老人”则引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虽身处元末明初,但也有如南阳诸葛亮般的高远志向。
“色绽黄华知应候,香浮绿酒可过旬”两句,通过菊花的颜色和香气,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闲适,以及与朋友品酒赏菊的乐趣。“苏耽橘井桐君箓”一句,引用苏耽的典故,寓言自己像古代良医一样,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健康的生活。
最后,“从古良医尽逸民”总结全诗,再次强调了诗人作为隐逸之人的身份,同时也暗含对古代逸民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