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不疑厅薜荔及竹

脩竹非俗物,薜荔亦嘉草。

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主人日封植,清风庶长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修长的竹子非寻常之物,薜荔也是美好的草本。
它们生长在君子的庭院中,每当有人来访,更显美好。
台阶边的竹干如鹤腿般纤细,墙壁上的藤蔓似龙鳞般古老。
两旁翠绿的竹叶纷披,这样的景色适宜于早秋的烟雾中欣赏。
主人每日精心照料,希望清风能长久保护这份宁静。

注释

脩竹:修长的竹子。
俗物:寻常之物。
薜荔:一种常绿攀援植物。
嘉草:美好的草本植物。
君子庭:君子的庭院,象征高雅的环境。
逾好:更加美好。
鹤胫:像鹤腿一样细长。
龙鳞:形容竹节或藤蔓的纹理。
老:古老。
纷披:散乱分布。
两疏翠:两旁稀疏的翠绿竹叶。
烟色:雾气的颜色。
宜:适宜。
秋早:早秋时节。
主人:庭院的主人。
日:每日。
封植:照料和种植。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或环境。
庶:或许,大概。
长保:长久保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园中竹和薜荔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对高洁生活态度的追求与享受。

"脩竹非俗物,薜荔亦嘉草" 开篇即点明园中的植物非同凡响,它们既能净化心灵,也是佳人的象征。"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描述了这些植物植于君子的庭院之中,每当有人前来,便会对这种高雅的环境产生超出寻常的喜爱。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这两句用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了竹和薜荔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成熟,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和谐的关系。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描述了植物在秋季的景象,绿意盎然,伴随着淡淡的秋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主人日封植,清风庶长保" 最后两句表达了园主每天对这些植物进行精心照料,希望它们在清新的风中得到永远的保护和保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其一)

雾净金波溢,天开碧幕空。

夜寒虽料峭,春意自冲融。

熠熠枝上露,翛翛竹杪风。

暂还林野兴,不似畜樊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人苇花

葭菼迷河曲,高秋一番荣。

齐纨张野白,楚练照川明。

不夜月长皎,踰时雪未晴。

万仙霓帔合,千亩玉苗生。

漠漠波澜偃,茫茫沙碛平。

际空盐海竭,垂地塞云横。

日暖鸥无色,风高鹤有声。

逢君得嘲赋,岂愧束薪并。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之美二贫诗

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

日高服未具,不敢踰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壈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

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

行年三十馀,碌碌无佗奇。

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齑。

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

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

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

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

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形式: 古风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其一)舟中夜坐

风柳动萧疏,寒星浸寥落。

中宵四寂然,时有游鱼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