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亭(其一)

飞泉当面玉虹垂,收拾惊涛贮小池。

□□倚岩山骨秀,激湍成雨涧毛滋。

壁閒遗墨凄尘□,眼底新篇□色丝。

却忆谢公山更好,梦中时不负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飞瀑直下如玉虹垂挂眼前,汹涌的波涛被收纳入小小的池塘。
峭壁上的古松依靠山岩,显得骨感清秀,湍急的水流化作细雨润湿涧边的草丛。
墙壁上遗留的墨迹已被尘埃覆盖,我眼前的新诗却如彩色丝线般明亮。
回想起谢公山的美景更胜一筹,我在梦中时常不负当初的美好期待。

注释

飞泉:飞瀑。
玉虹:形容瀑布如玉带般垂落。
涧毛:涧边的草丛。
凄尘:积满灰尘。
新篇:新创作的诗篇。
谢公山:指谢灵运游历过的山水,这里代指美好的山水。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约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向往。

“飞泉当面玉虹垂”一句,以飞流的泉水和悬挂的彩虹作为画面开端,展现出一种天然之美。紧接着,“收拢惊涛贮小池”则描绘了将汹涌澎湃的波涛收集于小巧精致的池塘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精心布置和审美情趣。

“□□倚岩山骨秀”中的“山骨秀”形象,通过山石的挺拔来烘托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坚毅。紧接着,“激湍成雨涧毛滋”则以激流变作细雨,再现山涧间水声潺潺、湿润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动态美和静谧美的共同欣赏。

“壁閒遗墨凄尘□”一句,通过墙角留存的旧墨迹,唤起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接下来的“眼底新篇□色丝”则透露出了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新的文学创作灵感,以及这些灵感如同细丝一般在心中盘旋。

最后,“却忆谢公山更好,梦中时不负心期”表达了诗人对谢安(谢公)隐居山中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自己对于心之所向始终不渝的承诺。这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美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是对诗人个人审美情趣与精神世界的一次抒情。

收录诗词(4)

许复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涵碧亭(其二)

绕竹沿崖一径垂,穿山飞玉落芳池。

林深坐觉尘埃远,岩润长含雨露滋。

双鲤对浮波面石,一纶难掷掌中丝。

月明归路烟霞外,更与山公再订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涵碧亭(其三)

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

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

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

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

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

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

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

我来纵雄观,神意了莫逆。

心镜净表里,坐久万籁息。

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

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

胜缘在山閒,每至忽有得。

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形式: 古风

题樊汉炳墓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里著仙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词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曾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茅庵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

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馀。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

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