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糁潭登李彦修延秀阁

王师千里下邦畿,三月宜新对敌围。

江上扁舟随处是,烟中华屋转头非。

逢人借问何时定,有客来传二圣归。

已办笭箵学元结,卜邻犹冀不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时期的避难生涯。"王师千里下邦畿,三月宜新对敌围"表明战争已经蔓延,士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寻找安全之地。"江上扁舟随处是,烟中华屋转头非"则描写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每到一处,只能暂时栖息,而内心却充满对故土的思念和不舍。

"逢人借问何时定,有客来传二圣归"显示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渴望,希望能够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或者是期待着某种神圣力量的回归。"已办笭箵学元结,卜邻犹冀不相违"则表达了诗人在避难生活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道德和修养,不愿意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初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对抗与顺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都得到了丰富的表达。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魏道弼父挽词代曾子修

德邵年高冠里闾,庆馀犹及魏公舒。

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

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

泫然东望无从涕,莫厕邦人会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对雪和子?用欧阳子韵

散漫来天际,高吟正倚门。

远山云母合,芳树柳花繁。

匝地银无价,冰湖鉴有痕。

何人穿敝履,有客拥高轩。

访戴从东棹,游梁快北辕。

鼎寒香屡拨,杯冷酒重温。

风力千林吼,云容万骑屯。

食馀盐虎卧,坐久炭猊蹲。

观舞更三叠,论文罄一樽。

清芬难掩覆,端的属梅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次韵刘春卿书怀

老去宜安分,年来强竞辰。

功名虽自许,心腹欲谁陈。

赖有金溪彦,相从锦水滨。

词华三凤蔚,诗律八音纯。

风月论交旧,云山发兴新。

鄙怀烦澡雪,高义叹倾囷。

李峤真才子,唐邕实异人。

感时悲鹤战,忧国赋车辚。

寤寐思摧敌,行藏冀泽民。

廉高辞郑粟,狂笑取韩银。

松柏迷荆棘,琳琅杂珷珉。

北游观赤帻,西走避黄巾。

端木谋存鲁,长沙论过秦。

江湖双醉眼,天地一閒身。

遵海嗟黄屋,垂衣想紫宸。

擒王须李靖,抗贼付张巡。

尚缓三城役,方驰六辔询。

两河蜂伴蚁,多垒介和鳞。

烽火青淮隔,楼船古汴堙。

离宫埋茂草,禁籞掩荒榛。

典册尊诸夏,戎羌守四邻。

如何来丑类,容易破重闉。

大厦烟焚突,长堤蚁溃漘。

复垣阊阖夜,层观景龙春。

蔑视排奸魏,空闻识反甄。

伤哉无止鼠,甚矣不由鹑。

天启中兴运,时当外侮宾。

此生那习坎,吾道已康屯。

黄卷何妨对,青灯正可亲。

侏儒归檃括,苦窳入陶钧。

夸父劳追日,颜回怅绝尘。

庙堂资赞辅,岩穴忍跧踆。

炳焕文中虎,玲珑席上珍。

肯终虞涧筑,聊滞越山薪。

君壮勤非勉,予衰懒是真。

会看鸣鸑鷟,相庆画麒麟。

簪绂行当贵,齑盐莫厌贫。

仲尼忧悄悄,扬子恶频频。

守节身何屈,移忠道自伸。

秋吟足佳句,飞动笔如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过富池题澄江阁二首(其二)

江山南北限,风月古今情。

举酒杯还覆,逢人盖暂倾。

目穷飞鸟落,心逐断云横。

小市支残屋,严祠列画楹。

晚烟渔艇远,夏潦荻洲平。

试问濡须路,归欤过几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