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农夫与商人,探讨了人生职责与勤奋的主题。前四句“良农程岁功,丰凶非所谙。良贾经储积,利钝皆所甘。”描绘了农夫与商人的不同生活状态,农夫一年四季劳作,无论收成好坏都无怨言;商人则通过储存货物,面对市场波动也能泰然处之。接着,“曾以水旱故,弃捐任与负。曾以贸易薄,弃捐丝与布。”两句通过假设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农夫与商人在自然与经济风险面前的应对态度。
后四句“十年经世业,料理亦有素。奈何乘軿辀,中逵思改骛。”转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十年的经营之后,却突然改变了初衷,这让人感到惋惜和不解。最后,“人生各有职,治职各以勤。永诵蟋蟀篇,忾然念先民。”诗人感慨人生各有其职责,应当勤勉地履行,同时引用《蟋蟀》篇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提醒人们应坚守本分,勤奋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对人生责任和勤奋精神的重视,以及对改变初心行为的反思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