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一)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感旧三章》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师长陈翔翰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以“樗材”自喻,比喻自己如同未经雕琢的木头,虽有拳曲之态,却无往昔师长教诲的痕迹,暗含对自己未能充分吸收师长智慧的遗憾与自责。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以百川汇海为喻,说明无论大小,最终都归于大海,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博大精深学问的敬仰。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指出过去浅薄的交往,而真正的责任与亏欠,都在师长的教导之下。这里强调了师长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描述了师长突然离世,时间流逝,三年间心情的冷暖变化,表达了对师长离去的哀痛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描绘了师长去世后,闲庭寂寥,白日不再,再次见到师长的牌位时,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师长遗志难以实现的遗憾,以及对师长昔日教诲的深深思念,流露出对师长的无限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反思。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二)

高楼春日晖,结茝揽庭树。

回廊带曲室,一一旧趋步。

古欢十二载,针砭起沈痼。

隆冬素雪飞,桑榆冻已暮。

回风动地来,人事变新故。

安得三神山,借作长年驻。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三)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

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

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

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

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閒中

閒看斜阳度寄寮,每缘诗句写幽寥。

游丝绊缕轻捎蝶,细草如绒稳卧猫。

秋气静时风片片,晚凉深处木萧萧。

小山丛桂经年发,肯赴淮南隐士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其一)

百丈楼船跋浪来,十年亲见桂花开。

女娲不补人间缺,留待儒生济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