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累日雨不止,风高如作寒。
三分虽过二,忽忽便向阑。
一身百忧集,况可计先欢。
不见是无闷,念此聊自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绝的雨水和随之而来的寒冷天气时的内心感受。首句“累日雨不止,风高如作寒”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连续多日的雨水使得风也变得刺骨寒冷。接着,“三分虽过二,忽忽便向阑”运用了时间的比喻,暗示时间的流逝,尽管已经过了大部分的时间,但似乎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这种感觉让人心生急迫与无奈。
“一身百忧集,况可计先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负担,无论是身体上的疲惫还是精神上的忧虑,都汇聚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感叹“不见是无闷,念此聊自宽”,意思是即使没有见到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也只能自我安慰,试图从困境中找到一丝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寻求心理慰藉的努力。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满眼多是水,岁事从可知。
早时谓有馀,今空未免饥。
一雨又三日,见者皆攒眉。
天作人承之,到此终何为。
我虽非故侯,通籍三十年。
孰不夷险半,而我终岁难。
念非跣弗视,不觉乘波澜。
馀生岂所期,我君信如天。
平生三四友,一一人中英。
况逢不世主,唾手可太平。
参差十年间,契阔而死生。
相见复何语,但有泪如倾。
死生固可嗟,一谪辄不返。
君恩非不深,奈尔道路远。
反初不忍歌,折臂信能遣。
已矣何足论,幸子真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