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访问香山团城的情景。词中以“策疲驴”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孤独,通过“访先朝行殿”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
“沙涧踏新晴”,描绘了在阳光照耀下的沙涧,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老栝皴霜,盘松托月”运用拟人手法,将老树和松树描绘得生动有趣,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而“萧瑟并作秋声”则点明了季节,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凄凉氛围。
“剩三两、白头戍卒,伴过客、楼堞指空营。”这一句通过描写白发苍苍的守卫士兵,以及空荡荡的营房,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瘦塔云颓,丰碑藓合”描绘了古塔和碑石上的青苔,暗示着历史的痕迹逐渐被岁月侵蚀。
“没个人行”一句,直接点明了访古之地的荒凉与寂静,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而“峰际危碉错峙,记高秋肄武,玉辇曾经”则通过描述险峻的山峰和曾经的军事训练场景,展现了古代的军事力量和辉煌。
最后,“莫重向、禅房话旧,恐残衲、世外也伤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担心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深深思考。而“一片摇风燕麦,绿遍荒城”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当前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隐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