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一)

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

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

含情欲说更无语,一生长恨奈何许。

饥对酪肉兮不能餐,强来前帐临歌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胡笳十八拍·其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心境的诗歌。

“晚来幽独恐伤神”,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感到孤独与忧虑之情。这里,“幽独”指的是一种寂寞无伴的情形,“伤神”则是说这种感觉可能会影响到心灵的安宁。

“唯见沙蓬水柳春”,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能看到河岸边的沙蓬和水中的柳树,仍旧保持着春天的景象。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而又不失生机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淡漠。

“破除万事无过酒”,这里诗人用酒来比喻解脱心中的忧愁和烦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自如的情感态度。“虏酒千杯不醉人”则强调了这种解脱不是通过饮酒达到,而是内心的豁达。

“含情欲说更无语”,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慨和无言的苦楚,体现出了诗人的深沉与沉郁。

“一生长恨奈何许”这里,“长恨”指的是那种长久难以消除的情绪,可能是对人生的某些不如意之处的感慨,或者是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最后两句,“饥对酪肉兮不能餐,强来前帐临歌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即便面前有美食(“酪肉”),但却没有胃口;尽管身边有欢乐的歌舞,但也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悲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个人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内心世界中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豁达幽独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深沉的悲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草端无华滋

草端无华滋,阴气已盘固。

暄妍却如春,岁晚曾不寤。

一裘可以暖,贫士终难豫。

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坏户。

形式: 古风

荐亭

朝寻东郭来,西路历荐亭。

众山若怨思,惨澹长眉青。

迸水泣幽咽,复如语丁宁。

岂予久忘之,而欲我小停。

歇鞍松柏间,坐起俯轩棂。

秋日幸未暮,奈何雨冥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要望之过我庐

念子且行矣,要子过我庐。

汲我山下泉,煮我园中蔬。

知子有仁心,不忍钩我鱼。

我池在人境,不与猵獭居。

亦复无虫蛆,出没争腐馀。

食罢往游观,鱍鱍藻与蒲。

清波映白日,摆尾扬其须。

岂鱼有此乐,而我与子无。

击壤谣圣时,自得以为娱。

形式: 古风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

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

笙箫震河汉,锦绣烂冠帻。

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

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

稍稍延诸生,谈笑与宾客。

子来适妙年,谒入交履舄。

寂寥九龄后,此独望一国。

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

孤岸镇颓波,俗流未易识。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迹。

去思今岂忘,耳目熟遗迹。

吏含殷勤言,俛仰问乖隔。

当时府中儿,侵寻鬓边白。

下帷虽著书,不救寒饥迫。

谓宜门阑士,宦路久烜赫。

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

骥摧千里蹄,鹏堕九霄翮。

人生无巧愚,天运有通塞。

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

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

优游禄仕间,较计谁失得。

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