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即古龙标城吊王少伯

龙标城外青山青,龙标城下扬孤舲。

昔贤忆去九百载,峨峨雉堞空彫零。

白云影落览不极,江水直下机无停。

松篁临风互亏蔽,荒城当昼常冥冥。

红尘插脚此暂憩,踪迹仿佛波浮萍。

唐家诗名盛开宝,李杜并出扬其灵。

其时少伯才独埒,健笔利若新发硎。

惊人佳句压今古,奚止画壁传旗亭。

词科重入名益起,雍容释褐登明廷。

养鱼射鸭亦戏耳,谗谤竟尔荧宸听。

南交之谪非意料,长途万里愁驮铃。

琴书一肩老仆负,自拾败叶炊公厅。

此邦风土虽僻陋,众醉亦足争独醒。

时有长跪乞诗者,民之视公如日星。

公诗在世久脍炙,我今游此公曾经。

芙蓉之楼屹然在,公其来止浮仙醽。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清代严廷珏的《黔阳即古龙标城吊王少伯》描绘了龙标城外的自然景色和对王少伯的怀念。首联以青山绿水起兴,龙标城下的孤舲承载着诗人对先贤的追思。颔联感慨古城的沧桑,昔贤已逝,雉堞凋零,显得空寂。颈联通过白云、江水和松篁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王少伯的才华如同江水般流淌不息。

王少伯的诗歌才华被赞誉为盛唐瑰宝,与李白、杜甫齐名,他的诗句令人惊叹,不仅在当时流传甚广,甚至超越了壁画和酒馆的流传。然而,他因谗言遭贬至偏远之地,旅途艰辛,只能以琴书自娱。尽管身处偏僻,他的德行却受到百姓的敬仰,如同日月星辰。

尾联提到芙蓉楼,这是王少伯曾游之地,诗人想象他若能在此地仙游,定会更加超凡脱俗。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王少伯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的敬仰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惋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王少伯诗歌的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8)

严廷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信阳

夕阳延客上关楼,路指中原第一州。

山势纵横分楚塞,河声曲折接淮流。

里门志石同千古,萸菊登筵又九秋。

为问范园花竹里,当年风景得如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杨升庵先生写韵楼

左顺门前哭声起,诏狱争收杨太史。

两番败杖血未乾,失病匆匆行万里。

万里投荒供远游,点苍山色横吟眸。

禅房小住二十日,遂令名迹成千秋。

海光旧额问谁署,楼上徘徊不忍去。

轶事曾闻续采鸾,此是先生著书处。

六书转注留艺林,一字价值双南金。

楼与先生同不朽,从今蛮语变华音。

先生品羞璁萼伍,先生学本程朱主。

德业何由臻日新,资性不足书堪补。

年年瘴海嗟飘零,只眼徒为白也青。

一编商榷亦偶尔,斯楼终古流芳馨。

君不见,梁王宫殿生禾黍,黔国亭台游雀鼠。

胜地非逢著作才,雕梁画栋归何许。

又不见,《实录》亲持史局权,赎刑谠论动经筵。

回翔馆阁终无恙,安得修名绝域传。

呜呼簪花傅粉皆游戏,气节犹存大礼议。

木密谁争投笔功,桂湖空忆藏书地。

《垂柳》诗成任自讴,一声横笛不胜愁。

那知明社成墟久,突兀天涯剩此楼。

形式: 古风

登牛首山

携酒出南郊,山行何屈折。

登高一以眺,牛首更奇绝。

旷野树若荠,山气半明灭。

茅茨居绝顶,高卧枕天阙。

银杏千百年,雷火僵复活。

白云巢其巅,望疑隔岁雪。

坐看霞西生,天风吹寂寂。

樵人下山歌,牛背一声笛。

我亦倦忘归,心与境俱适。

一笑入城来,举头遇明月。

形式: 古风

和金眉生廉访江上寄怀

老不伤春春自残,楝花风起客心寒。

横江波浪天边接,大将旌旗壁上观。

阅世更怜挥手易,论交须惜赏音难。

英才兴替寻常事,且向昭回变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