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散步

雨中度残秋,阴霾倏弥月。

新晴偶散步,芳草久衰歇。

途遇郭外农,羸瘦见筋骨。

家垦五亩田,无牛自开掘。

晚禾将上口,淫霖悉漂没。

又愆树麦期,春花难望发。

租赋县官催,羞徭里正讦。

终岁无一饱,反受不毛罚。

防秋大徵兵,不如去为卒。

我心本清闲,闻之呼咄咄。

旧为牧民吏,有触辄臲卼。

不忧边氛狂,但恐民力竭。

今无采风使,诗成搔白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漫步所见的凄凉景象和农民的困苦生活。首句"雨中度残秋,阴霾倏弥月",写出了秋季阴雨连绵,给人以压抑之感。"新晴偶散步,芳草久衰歇",雨后初晴,诗人外出散步,发现昔日繁茂的花草已凋零,象征着生机的消逝。

接下来,诗人通过"途遇郭外农,羸瘦见筋骨",形象地刻画出农夫因天灾人祸而面黄肌瘦、生活艰辛的模样。他们"家垦五亩田,无牛自开掘",揭示了农耕生活的艰难,没有耕牛只能徒手劳作。"晚禾将上口,淫霖悉漂没",进一步强调了连绵的雨水对庄稼的毁灭性打击。

诗中"又愆树麦期,春花难望发",表达了对作物种植周期被打乱的忧虑,以及对来年春天花开无望的悲观。"租赋县官催,羞徭里正讦",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的苛税催逼,让农民处境更加艰难。"终岁无一饱,反受不毛罚",直接表达了农民一年到头劳而不获,反而遭受惩罚的悲惨境况。

最后,诗人感慨"防秋大徵兵,不如去为卒",指出征兵之苛刻,不如直接去做士兵,至少能有一线生机。"我心本清闲,闻之呼咄咄",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叹息。"旧为牧民吏,有触辄臲卼",诗人自谦曾为地方官员,对于百姓的苦难深感不安。"不忧边氛狂,但恐民力竭",他担忧的不是边境的战事,而是民间的疲敝。"今无采风使,诗成搔白发",以自己白发丛生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力改变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诗人作为官员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229)

薛时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 字:慰农
  • 籍贯:安徽全椒
  • 生卒年:1818-1885

相关古诗词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一)

环滁山色锁重重,破晓遥闻古寺钟。

新笋怒穿城脚出,野花香扑马头浓。

悬崖飞瀑僧承笕,幽谷留春鹿养茸。

行到亭西怀太守,扪碑亲扫绿苔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二)

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

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

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

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三)

四十年前汗漫游,一门裙屐尽风流。

狂磨石壁题诗草,醉唤山僧搉酒筹。

盛会无如同气乐,名区只是劫灰愁。

当时末座追陪者,只影重来雪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四)

江湖随处募金缯,笑我真成在舍僧。

投刺于人如托钵,结庐付尔好传镫。

名山半作招提院,法界宜参最上乘。

文字禅兼香火社,打包行脚漫相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